隨著本港政府及商界增加對創新科技的支持和投入,香港創科生態圈近年發展迅速,初創企業數量持續增長,香港投資推廣署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香港初創企業已超過4,200家。
很多香港初創企業例子証明,要成功創業,創業者要擁有創新精神,以及毅力和決心。良好的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亦很重要。而如果創業者所創立的是科技企業,紮實的技術能力同樣不可或缺。不過擁有這些能力還不夠,要做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對行業和市場需求的深入認知亦是至關重要。
綜合不少香港的初創企業例子 ,創業者在創業及推動企業成長的路上面臨著不同挑戰。所謂「創業容易,守業難」,創業家經營初創企業最困難的地方並非創立一家全新企業,而是將初創企業持續經營下去,擴大顧客群及經營規模,達至持續增長。企業家創業之後,發展到某個階段,往往容易遇到瓶頸,較難為技術方案找到新的應用場景,難以為產品開拓新客戶及新市場,這是典型創業例子中經常遇到的挑戰。
創業常見瓶頸例子:科技項目商品化挑戰
初創企業的產品最初只應用於少數的應用場景,而企業要成長,必須讓產品可應用於更多不同的場景,讓產品被更多客戶、更大的市場採納,而不只是被少數用戶使用。在成功的創業例子中,將項目商品化是必經的階段。商品化指將研究成果或技術轉化為市場接受的商業產品,其過程涉及產品開發、原型創建、生產、分銷及營銷推廣。要成功將技術商品化,創業者擁有技術能力遠遠不夠,更需要對市場及客戶需求有深切的認識。要做到這一點,創業者必須多從客戶角度思考,並且能夠因應不同客戶、不同市場的需求,對產品作出適當調整。
從技術轉化為符合市場需求的商品,是初創企業經常面對的創業瓶頸挑戰。不少創業者對自己新開發的技術或創新想法充滿信心,認定項目定能於市場引起迴響,然而這種心態有時反而可能令創業者出現盲點,看不清市場、客戶的真正需求,對科技方案的商品化帶來阻礙。相反,如創業者參考一些成功的創業例子,能夠多換位思考,聆聽客戶意見,可更容易把握市場需求,從而制定更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除了訪問用家以了解其痛點及需要,創業者更需要於不同應用場景試推新產品和服務,收集客戶對產品的直接回饋。這些寶貴經驗和意見能 幫助創業者調整產品,讓產品能更好地滿足用家需求。
資金支援 助初創成長
除了應用場景,資金資源支援在初創企業成長和擴張的過程中同樣重要。根據香港貿發局在2020年對本地初創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和訪談,26%的創業者表示,擁有足夠的資金是推動初創企業業務的重要因素。由許多香港初創企業例子所見,由小本經營開始,尋找適合的投資者對創業者及其初創企業來說十分重要。
一個好的投資者能為初創企業帶來的資源不僅僅是資金,而更多是其他資源,包括人脈、經驗等等,可為初創的業務發展、企業發展帶來策略上的建議。例如當初創成長到一定階段時需要發展更為正規的企業框架,隸屬於企業的企業創投便可以提供建議;又或者,企業創投對某個行業有較深入的認識,可為初創帶來更多行業經驗分享,以從該行業市場的角度讓初創更了解客戶需求,從而幫助初創優化產品,甚至調整發展策略。同時,企業創投等投資者往往在所屬行業中已經建立網絡和聯繫,可為初創企業介紹更多合作夥伴,甚至潛在客戶或其他投資者,與行業聯繫交流創業例子,幫助初創拓展市場,加強競爭力。
MTR Lab Co+Lab Initiative 支援初創
MTR Lab 作為一家企業創投公司,不只為所投資的初創企業帶來資金,更希望成為初創企業的戰略夥伴,為它們帶來資金以外的資源及戰略支持,幫助他們發展及成長,並共同創造可為可持續智慧社區帶來貢獻的產品及方案。
MTR Lab透過其戰略平台Co+Lab Initiative接受初創企業提交方案,希望吸引創科目標理念相近的早期至成長期科技企業。作為可持續創科投資者,我們透過科技投資支持社區可持續發展,聚焦「智慧城市」及「可持續發展」兩大主題,當中專注一體化出行服務、新出行模式、鐵路科技、新零售業務模式、房地產及建築科技,以及金融及數據服務六大行業領域。
在揀選投資對象時,MTR Lab期望目標公司的產品有合適的市場及高增長潛力,而且可為母公司港鐵業務範疇帶來協同效應。MTR Lab在追求合理的財務回報的同時,亦重視戰略價值,更著重尋找具有長期投資潛力的初創,共同建立生態系統,為社區帶來具戰略價值的方案。
本港創科生態圈正蓬勃發展,有賴政府及各個界別的支持,利用創新科技強化香港的經濟支柱,同時達到可持續發展。MTR Lab期待與更多創業家一同實踐創業夢想,成就更多成功香港初創企業例子,歡迎初創企業向MTR Lab提交提案探討合作 ,為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MTR Lab的CO+LAB INITIATIVE資訊,請瀏覽 https://www.mtrlab.com.hk/zh/submit-pit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