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附屬覓夥伴 建碳中和智慧社區
港鐵(00066)全資子公司MTR Lab冀透過科技投資及創新方案,建立一個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的智慧社區。MTR Lab董事總經理陳定邦表示,「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所以要尋找其他合作夥伴才能做得更好」,而公司在選擇合作夥伴或投資初創時,都會圍繞2大主題合共6大範疇,當中出行是最重要一環。
陳定邦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MTR Lab以大中華及大灣區為根,所以先會尋找鄰近的公司或初創作投資或合作,但近年公司已逐步將物色範圍擴大至全球。
「MTR Lab傾向選擇一些較成熟及可靠的科技,故會跟科學園、大學或金融機構等合作,可率先了解現時大學及市場的研究方向,透過雙方的互動,及早找出具潛力的初創公司,例如法國公司WeMaintain便是由友好介紹,促成MTR Lab首次投資海外初創。」
他引述麥肯錫調查指,約80%初創公司進行A輪或B輪融資時都感到困惑,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平台可作為其研發科技的試點,而MTR Lab便能夠為這些初創企業提供一個應用平台。
推智能泊車平台 助解出行問題
陳定邦稱,MTR Lab在投資初創公司時,主要圍繞智慧城市及可持續發展兩大主題,當中涉及6大範疇,而出行是最重要的領域,當中涉及3大範疇,包括(1)全球軌道交通,(2)一體化出行服務,即將不同交通連接,(3)新出行模式,至於另外3個範疇則是(4)新零售、(5)物業科技、(6)金融及數據服務。
他透露,MTR Lab積極研究如何可解決市民的出行問題,因此旗下子公司都市通便推出智能泊車平台Jove,提供免觸式無縫泊車解決方案,例如車輛搜尋、泊車引導、自動繳付泊車費用、兌換商場免費泊車服務等,一體化處理出行問題。
陳定邦指,MTR Lab很主動去做功課,與初創公司接觸時,他們不用交任何文件,只要大家一齊飲杯咖啡進行互動,已能了解其科技是否符合隸屬於潛在投資範疇,能否幫助社會解決問題等,公司的宗旨是「先試再講」,港鐵擁有全球性業務,可以讓初創公司將科技應用在不同地域。
至於MTR Lab另一子公司Carbon Wallet則是一站式減碳獎賞平台,透過鼓勵用戶改變日常生活的環保習慣,建構本地環保生態圈。截至去年11月,Carbon Wallet已累計協助減少總計超過約128萬公斤的碳排放量,相當於約5.5萬棵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或約4,700架次從香港出發到東京的單程航班的碳排放量。
港地產商 接受物業科技程度高
近年物業科技發展迅速,MTR Lab董事總經理陳定邦指,香港發展商對於物業科技的接受程度頗高,他們願意作出這方面的嘗試,除了政策推動外,「大家都覺得這是必要做、需要做的事情」。
陳定邦表示,香港的初創公司深度及闊度都很廣,不同範疇均有涉獵,但不同時期的研發熱點都有分別,例如前一輪大家重點討論區塊鏈及NFT,這一輪則以物業科技或建築科技為主,因不能忽視建築物的碳足迹。
MTR Lab早前夥拍其他投資者,共同投資法國公司WeMaintain,冀推動建築營運管理行業數碼化轉型。陳定邦指,WeMaintain是一家技術相當成熟的企業,由升降機及電梯維修保養開始着手,公司收集的實時數據可提供解決方案,除了能減少機件故障及安全意外,更可縮短維修所需時間和能源,促進升降機及電梯維修保養的效率,因此MTR Lab希望將有關技術帶到亞洲及香港,為更多市民提供便利。
此外,MTR Lab亦認購建築科技企業isBIM的A-1系列優先股。isBIM運用其人工其智能SaaS(軟件即服務)平台、數碼孿生應用系統,提升建築項目的營運效率及能源效益,令工程變得更安全,不僅推動了建造業數碼轉型,也改善了ESG滙報工作。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