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9

跨越電動車使用挑戰:電動車充電速度與規格、電動車充電時間和費用計算、充電站及泊位搜尋

隨著香港路上的電動車數量逐步增長,電動車所帶來的優勢日益顯著。電動車運行期間不但減少廢氣排放,亦有助降低溫室氣體,實現碳中和目標,從而提升環保效益。(註1)但對車主而言,由駕駛傳統燃油車轉為電動車,要學習使用新類型座駕,當中有不少學問,例如電動車充電規格、速度、充電時間和費用計算。以下分享可以幫助大家更了解如何善用電動車的優勢。

電動車的四大挑戰

時間就是金錢,電動車充電動輒需要數小時,在節奏急促的城市生活中是否一大難題?其實只要了解不同電動車的充電速度、規格、以及電動車充電時間,便可以在時間管理上作出更妥善安排。

挑戰一:電動車充電時間太長?

電動車的充電速度,每每取決於輸出功率。根據環保署的資料,分別有標準速度(2.8kW以下)、中速(2.8kW – 20kW)和高速(20kW以上)幾種 。為提升充電效率,當局幾年前已循序漸進把標準速度的充電器升級為中速充電器,充電時間銳減六成 。(註2)          

電動車充電時間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電動車的電池容量,開始充電時的電量水平,以及充電設施狀況等。例如,對於一輛配備75kWh電池的電動車,從20%充至80%需要充入約45kWh的電量。假設充電樁提供AC(7kW)「中速充電」,大概需要6至7小時左右;而使用DC(50kw)「快速充電」,則只需1小時內便可充電至八成電量。

充電樁又如何供電?原來分為直流電(DC)和交流電(AC)兩種方式。兩種供電方式的特性,決定了它們的應用範疇。DC充電快,但耗電量也較大,以致基建成本高,一般用於公共場所。AC充電慢,但由於用電功率與家居相同,加上易於安裝,所以基建成本低,適合在住宅、公司、酒店和停車場使用,方便用戶長時間停車充電。

挑戰二︰電動車充電規格不統一    

目前全球各地主流的充電樁規格大約分為六種:支援主流AC慢充的有Type 1(J1772)和Type 2(Mennekes)兩種;支援主流DC快充的就有 CCS、NACS(原TPC)、GB/T和CHAdeMO四種。目前世界各地已逐漸制定法規,使充電規格趨於統一。       

由於電動車充電規格不同,需要符合特定充電標準,方可進行快速充電,未必每個充電樁可為每輛電動車提供快速充電 。而香港一般的電動車充電規格,又與內地不同,香港充電格較多採用歐洲標準,內地則採用國標充電規格(GB/T),若香港電動車主駕車北上,往往要使用轉接器才能充電。未來充電規格和標準若能夠統一或者通用,將可大大提升車主使用體驗。          

挑戰三:電動車充電費用計算標準不一

電動車充電費用如何計算?目前,電動車充電收費模式尚未統一。雖然有不少電動車充電服務供應商都根據電動車充電時間來計算費用,但價格又視地區而定,也有分為繁忙及非繁忙時段收費,更有些地方仍提供免費充電。

即使有些充電站會清楚列明每分鐘、每度電的收費標準,但車主又怎樣準確預計每次要充電多久?因此,電動車充電時間計算亦是一個問題。如何知道全港有哪些充電站收費最低、哪些費用全免?加上不同充電規格有不同充電速度,快充與慢充相差的時間可以達到幾倍,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電動車充電的費用計算。

對車主而言,若能有單一平台統一展示各區充電站的最新費用資訊,將有助節省成本及時間。    

挑戰四:香港是否有足夠電動車充電站應付所需?

現有的電動車充電站足夠嗎?截至2024年10月底,全港約有105,000輛電動車,佔汽車總數一成有多 (註3);全港18區可供公眾使用的充電器就有9,107個,包括5,373個中速充電器和1,579個快速充電器 (註4),即每個公共充電器要服務超過10輛電動車。如果要進一步提升香港的電動車普及率,讓電動車車主可以更方便地隨處充到電,公共充電器的數目仍需增加。

事實上,香港有不少企業和機構在陸續推出更多電動車充電設施,共同加強香港的電動車充電網絡。例如門禁系統及電動車充電平台公司都市通與不同合作夥伴攜手,在2024年於多個商場、商廈及停車場推出電動車充電服務,包括於九龍灣MegaBox商場的停車場提供電動車充電設施(註5)  。

在政府和商界的努力推動下,相信電動車充電站的數目將會陸續增加,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然而另一個問題又隨之而生 – 車主在路上怎樣找到充電站?尤其是在較長途的旅程中,假如座駕急需充電,如何在千鈞一髮之際一解燃眉 ?

如何搜尋電動車充電站?

為方便車主在路上尋找電動車充電站,以及查閱不同場所的充電收費,坊間出現了由不同供應商提供的流動應用程式(App) (註6 ),讓車主隨時以手機搜尋附近的充電站。既然有充電App提供資訊,為何車主在充電時仍然遇上困難?    

原因是這些App由不同電動車充電服務供應商管理,各個停車場有不同營運者及設定,車主每次在新地點充電需要下載、登記新的應用程式或使用新的充電系統,導致駕駛者需要進行繁瑣而重複的學習過程。電動車車主往往要學習及熟悉多個充電系統及App的使用方法,而由於各個App未必相通,車主要同時使用多個App,既繁瑣又費時。          

Jove:一App在手,兼收並蓄,人人滿足!

有問題總會有解決方法,Jove致力建立一個電動車主友善的平台,連接電動車充電行業的主要持份者,以在香港提供覆蓋不同觸點的便利電動車充電網絡,緩解充電難的痛點。要實現這個願景,需要與電動車充電價值鏈中不同夥伴合作,實現無縫和一體化的充電體驗。

都市通於2023年開展了新的電動車充電業務,推出電動車充電和智能泊車平台Jove,並於2023年底推出Jove的應用程式,透過Jove App,用戶既可尋找充電位位置、查詢可用充電站的情況及收費詳情,更可進行線上付款。(註7)    

Jove除了連接電動車充電價值鏈的合作夥伴,亦支持多個充電器品牌的兼容性,提供便捷電動車充電服務,更計劃日後於Jove應用程式逐步將電動車充電及智能泊車功能整合,待完成整合,到時駕駛者可以透過Jove應用程式一次過輕鬆支付充電和泊車費用,而且多一個途徑上傳消費收據以換取免費泊車服務,省卻排隊兌換免費泊車的需要,從而提供更智能化及便捷無縫的出行體驗。

對停車場或購物中心而言,提供更便捷的電動車充電服務,和稱心滿意的泊車和充電體驗可以提升整體顧客體驗,另一方面,電動車充電平台提供的數據也有助提升停車場管理,以先進科技增強競爭優勢。

電動車車主的困難主要包括電動車充電規格不一、電動車充電速度、時間及費用計算多變,以及尋找充電站的困難。隨著政府政策的推動、商界的參與以及科技平台的進步,這些挑戰有望逐步得到解決。如果想進一步了解Jove的功能和詳情,可瀏覽以下網頁:https://www.mtrlab.com.hk/zh/innovative-solutions/Jove/ (註8)


註1:推廣使用電動車輛推廣使用電動車輛 — 背景 

註2:推廣使用電動車輛推廣使用電動車輛 —安裝電動車充電設施

註3:香港的電動車型號

註4:供公眾使用的電動車充電器位置

註5:中國石油國事香港與都市通合作於MegaBox推出香港首批電動車充電設施

註6:EV充電易

註7:Jove 躍動電動車旅程

註8:Jove 電動車充電平台

Submit Pi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