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處於從傳統燃油車逐步轉型至電動車的過渡期,但這一轉變並非毫無挑戰。消委會近月發表報告指出,有關電動車充電服務的投訴頻發,涉及充電量不足、充電位被佔用、充電收費資訊不清晰等。[1] 這些電動車充電問題,加劇了「里程焦慮」,不僅影響電動車車主的駕駛體驗,還可能讓有意轉用電動車的燃油車主卻步。面對這些障礙,車主應如何應對?電動車充電平台及電車充電App或許是突破瓶頸的關鍵。MTR Lab 在此為您詳細解析這些解決方案如何運作,助您輕鬆駕馭電動車生活。
香港綠色轉型電動車藍圖
全球氣候行動加速推動交通產業轉型,各國均已經相繼制定燃油車退場時程表,香港作為國際城市,亦跟隨這股邁向綠色可持續未來的大趨勢。根據環境保護署統計,運輸業佔本地碳排放總量約兩成,推動電動車普及是達至低碳城市的關鍵之一。為此,政府已經公布《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計劃於 2035 年或以前停止登記燃油私家車(包括混合動力車),目標為 2050 年全面實現車輛零排放。這一路線圖為香港電動車發展奠定基礎,而要達至電動車普及化,完善的充電設施配套入不可少。
電動車與傳統燃油汽車生態系統的分別
要推動電動車普及,我們必須先了解電動車、泊車與充電位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這套生態系統與傳統燃油汽車系統的差異。
傳統燃油車的能源補給相對簡單:車主只需駛入加油站,幾分鐘內便可加滿油箱,即可續航數百公里。加油站於港九新界分布廣泛,而且加油價格清晰透明,車主可以輕易比較不同油站的價格。
反觀電動車生態則較為複雜。電動車的充電速度遠慢於燃油車加油,充電設備分為慢速充電(功率低於 2.8kW)、中速充電(功率 2.8kW 至 20kW)和快速充電(功率 20kW 以上)等多種類型,充電時間與費用因類型而異。即使利用快速充電設備,也需要 30 分鐘至數小時才能充夠電。正因為此,電動車的充電位置多半需要設於停車場內,泊車與充電因此緊密相連。
香港現時的電動車充電問題
充電位不足,依然是香港電動車充電的核心問題。綜觀香港電動車生態的現況,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的數據,香港共有 10,401 個供公眾使用的充電位,包括 6,503 個中速充電位及 1,753 個快速充電位。[2] 然而香港整體電動車數目到 2025 年 2 月已達約 114,000 輛 [2],相當於超過十輛電動車共用一個公共充電位,可見充電位數量仍有很大的增加空間。根據工聯會一項調查顯示,約 80% 的受訪電動車使用者認為公共充電設施數量不足。[4] 電動車車主面臨的充電問題只是充電位短缺只是充電問題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挑戰逐漸浮現,影響車主日常駕駛電動車。
充電位不足
香港停車場內的充電位使用情況十分緊張。以中環大會堂停車場為例,該場地有 30 個充電位,但在辦公時間經常爆滿,甚至有燃油車佔用充電位的情況。[5] 亦有報導指出,油麻地停車場內的充電位多被非電動車佔用或被雪糕筒攔住,導致真正需要充電的車輛無法使用。[6] 因車主未能事前掌握停車場內可用的空位數目,往往抵達停車場時才得知無位可用。
充電市場資訊碎片化
車主難以事先掌握可用充電泊位情況,正是因為香港電動車充電市場資訊碎片化。目前香港不少場地、營運商、充電器供應商各有自己的系統、使用介面,卻缺乏一個能夠滙集各家充電位的平台,有方便易用的統一介面,能夠讓用戶輕易尋找就近的可用充電位,並且支援自動付款。電動車車主要尋找泊車充電時,每每欠缺足夠資訊,難以判斷附近何處有可用充電位,充電價錢多少,哪個停車場充電最合算,尋找充電位往往費時失事,構成另一電動車充電問題。
充電服務尚未穩定
就充電服務質素,消委會亦收到消費者投訴。[9] 投訴包括半夜充電中斷、供電功率低於承諾、完成充電量低於預期等情況,不但影響車主的充電體驗,也可能導致車主的行程受阻,尤其若充電設備無法按預期完成充電,會打亂車主的出行計劃或造成意外延誤,進一步加劇了車主的「里程焦慮」問題。
電車充電App的角色及功能
面對上述問題並於政府部門的推動下,電車充電專用App應運而生,在解決電動車充電問題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功能包括:
實時顯示充電站狀態
電車充電App能夠提供充電站的實時使用狀況,確保車主獲得充電位的實時狀況,包括充電器分佈位置、數量、類型及可用數目。
提供充電站地圖及導航
用戶可以輕鬆搜尋電動車充電站的位置,並獲得詳細的地圖和建議行駛路線,提供導航功能。
充電監控及付款功能
部分電車充電App提供充電監控功能,讓車主實時查看電動車充電狀態,確保能順利完成充電,過程不用自己計算充滿電的預計時間。
充電設施預約服務
電車充電App的充電設施預約功能,讓用戶能在出發前預約充電位,避免在高峰時間遇到無法充電的情況,亦確保在出行時不會因為充電問題而耽誤行程。
若有統一連接各家充電位的電動車充電App,方便用戶尋找可用充電位的同時,可支援自動付款功能,能為電動車駕駛者提供不少便利。
Jove:MTR Lab 支持的創新電動車充電平台
MTR Lab 致力推動香港成為綠色永續城市,旗下子公司 UAS (都市通) 推出電動車充電平台Jove,正正是希望幫助解決香港電動車充電過程中的痛點。Jove 提供電動車充電平台軟件解決方案,並推出電動車充電 App,現時充電網絡已覆蓋港九新界港鐵及非港鐵商場、停車場、商廈等多元化地點。 Jove 正與更多電動車充電價值鏈夥伴合作,包括不同物業業主、物業管理服務供應商、停車場營運商等行業夥伴,不斷擴充其充電絡網絡,匯聚眾多香港交通樞紐地段充電位,為駕駛者提供更多便利。
Jove 電動車充電平台以 App 提供電動車充電器硬件和軟件,實現無縫泊車和電動車充電體驗。其便捷的功能包括:
實時查詢功能:Jove 提供實時查詢功能,用戶可以透過平台即時了解附近可用的充電位情況。這項功能結合了智能數據分析技術,有助營運商優化資源分配,提高使用效率。
靈活支付方式:Jove 支援多種支付方式,包括 Visa、Mastercard 信用卡及 Apple Pay,讓用戶能夠輕鬆完成付款流程。平台亦設自動計費系統,能準確計算充電費用並即時生成賬單,提升透明度並減少爭議。
數據報告與分析:Jove 亦可為停車場營運運商客戶提供充電運營數據,幫助優化設施管理與服務質量。這些數據亦可用於制定更合理的收費策略及提升整體服務質素。
通過打造一個匯聚生態圈各持份者協作的電動車充電平台和電車充電 App,都市通與 Jove 希望能夠改善香港電動車充電體驗,解決充電難、收費欠清晰等電動車充電問題,從而加速香港電動車的普及化,助力實現車輛零排放,邁向更潔淨、更環保的未來。
MTR Lab 創投項目 Co+Lab Initiative 歡迎提交潔淨科技、智慧出行相關的科創方案。
參考資料:
1. 消委會指電動車充電服務投訴涉充電量不足收費指示欠清晰 - RTHK
3. 環境事務委員會2025年1月20日舉行的會議關於電動車充電網絡的背景資料簡介
4. 80%電動車用家:公眾充電設施不足 - 香港 - 香港文匯網
5. 政府停車場充電被指收費貴效率差 - 香港 - 大公文匯網
6.【電動車】預算案增千個充電位 學者:彌敦道底可試裝無線充電
8. 電動車續航力與電池容量非必然成正比 充電服務須妥善管理和條款清晰保出行便利 | 消費者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