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科技发展迅猛,企业若充分利用合适的科技,能够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和顾客体验等。港铁公司较早时候成立了MTR Lab,与合作伙伴共建生态圈,引入各式创新科技,提升各方面的效益。除了自己培育初创企业,MTR Lab还与不同机构和院校合作,发掘崭新科技。集团已预留了3亿元进行各种形式的投资,并有计划日后再增加。
MTR Lab是港铁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一年半前成立,旨在建构一个港铁的生态圈,推动智慧城市发展。港铁的企业战略部两年前开始构思全新的企业战略,包括3大马车,其一是核心业务,其次是大中华區和国际业务,探讨这两个范畴的业务如何应对急速变化的经营环境;最后一个是新增长引擎,包括八达通和MTR Lab。MTR Lab Company Limited董事总经理陈定邦于2022年初加入集团,于企业战略部、改革发展办公室和MTR Lab工作。
加强集团实力
其中MTR Lab透过科技投资和提供创新方案,助力港铁公司提升实力,持续打造世界级的公共交通体验、建立一个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社区。
「港铁公司本身已使用了不少科技,但目前科技日新月异,而且涉及不同范畴,并不限于工程方面,所以必须与其他伙伴合作,为集团物色合适的科技,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和顾客体验。」
近年来香港和大湾区均大力推动创科,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初创企业。MTR Lab希望向这些公司招手,从中挑选创新的科技,快速应对市场的需求。MTR Lab集中在6个范畴的科技,包括出行(一体化出行服务、新出行模式和铁路科技)、零售、物业、金融和数据服务、智能城市科技和可持续发展。在出行科技方面,除了用于打车的手机应用程序(App)外,还有用于其它范畴的科技,比如确保日常出行的安全性、为乘客提供接驳交通工具的信息,甚至是天马行空的全新出行模式,像使用无人机、滑板车协助乘客完成旅程等。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港铁公司除了交通运输外,同时发展零售、物业发展和管理。故此,零售科技如电子支付,物业科技如建筑信息模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简称BIM)等,都能够为业务带来正面影响。这些科技都与智慧城市有关。
「港铁公司在香港、大湾区和其它国际城市都拥有业务。这就像一个极大的画板,创新科技就像颜料,可以在画板上画出不同的图案。」
目前港铁公司在香港每天平均的载客量达到100万人次,有不少人乘港铁上下班,这些乘客都有固定的出行和消费模式。人们乘搭港铁上班,然后进入商场吃早餐,再回公司上班;下班后乘港铁回家,然后在商场购物后回家。透过数据分析,可以在适当时候为顾客提供各种信息。比方說,在顾客踏入商场的一刻发送早餐优惠券,又可以提醒他们是时候补给日用品等。对于驾车人士而言,可以协助他们找到泊车位置,甚至是预约电动汽车的充电位置;泊车后,可以实时知道搭乘哪条港铁路线,同时提供有关接驳巴士的信息,甚至能够提前预约出租車接送。「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App,正在解决人们生活各方面的痛点。每个App可能集中解决某方面的痛点,但其实可以把所有微信息整理一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培育初创企业
除了为乘客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同时可以为港铁公司和其他商业伙伴的员工,研究如何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MTR Lab目前正在培育好几家初创企业,其中一间是减碳奖赏平台Carbon Wallet,鼓励人们奉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模式。Carbon Wallet的概念最初由港铁公司两名管理培训员提出,管理层觉得他们的意见可行,于是放胆让他们尝试,并于一年前推出了相关的手机App。人们只要作出不同的低碳举行,像回收胶瓶,就可使用这个App來储分,然后以分数换取精品,或者免费的港铁车程。Carbon Wallet之前与L‘Occitane合作,在该公司的分店和百货公司放置回收箱,方便人们把化妆品的容器回收再用,结果吸引了不少人参与。
Carbon Wallet一度成为苹果App Store的热门下载手机App,在Lifestyle类别排名第3到第4位,累积活跃用户的数目已接近3 万名。
「由于Carbon Wallet的发展情况不错,所以MTR Lab投放了更多资源,让他们增聘员工拓展业务,目前总共有超过30个合作伙伴,涵盖餐饮和零售等。」
MTR Lab另一家培育的初创企业,集中研发出行科技,像驾车人使用商场的停车场后,若是商场的会员,不用拍卡就能离开,因为该系统能够识别车牌号码,自动扣帐;驾车人在商场消费后,可以直接换领泊车优惠,不必再到客务中心排队。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创科投资者
MTR Lab与初创企业合作的模式共有几种,除了以上谈到的培育方式外,也包括股权上的合作,另外也会与不同机构或初创企业合作,进行各种测试项目。MTR Lab正在构建圈子,包括与各家大专院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从这些院校的研究中物色合用的科技。此外,MTR Lab还与数码港和香港科技园合作,与他们的初创企业社区建立连系,并有机会与这两个机构一起投资于初创企业。「除主动物色合适的初创企业外,我们也设立了新的渠道,方便初创企业主动向我们提出建议,让MTR Lab与初创企业社群双向互动。」 MTR Lab最近推出了Co+Lab Initiative,任何初创企业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分享他们的创意,包括网站和LinkedIn账户。若有合适的建议,双方可以进一步进行探讨。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Co+Lab Initiative将会与选定的合作伙伴携手合作,为其注入新动力、资金和专业知识,并促进他们与港铁的庞大网络平台连系起来。目前港铁公司旗下总共有99个车站,在交通和社区规划方面有庞大的空间,所以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不同的应用场景,方便进行各种测试,验证技术是否真正可行。集团合共预留了3亿元作为初创企业投资,以「创科投资者」为定位。直至一切畅顺运行后,就會计划增加投资额。「集团看重长期的战略价值,包括有助于港铁公司或者对社会有正面影响的科技,协助香港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发展。」MTR Lab目前共有10多名员工,并正在陆续增聘人手,预算整个团队大约需要20名员工。陈定邦说:「智慧城市概念涵盖多个范畴,我们正在整理集团本身的商业需要,并以量化形式表达,相信更容易吸引初创企业与我们合作。」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共建生态圈 在加入MTR Lab前,陈定邦于不同行业拥有企业战略和规划、销售运营管理、业务发展、企业融资和应变管理方面的经验。陈定邦曾在汽车经销商担任管理职位,也是香港上市公司综合环保集团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参与成立初创企业。他本身是特许金融分析师、会计师,并持有特许另类投资分析师和金融风险管理师的资格,曾担任基金经理,也曾从事私募基金。基于本身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资格,使陈定邦胜任MTR Lab的工作,带领团队和物色创意科技,一起共建生态圈。
了解更多: MTR Lab预留3亿元 发掘科技推动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