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附属公司觅伙伴 建设碳中和智慧社区
港铁(00066)的全资子公司MTR Lab透过科技投资和创新方案,建立一个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社区。MTR Lab董事总经理陈定邦表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要寻找其他合作伙伴才能做得更好。」该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或投资初创时,都会围绕2大主题合共6大范畴,其中出行是最重要的部分。
陈定邦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MTR Lab以大中华和大湾区为根,所以会先寻找邻近的公司或初创进行投资或合作,但近年让公司已逐步把物色范围扩大至全球。
「MTR Lab倾向于选择一些较成熟和可靠的科技,所以会与科学园、大学或金融机构合作,可以率先了解目前大学和市场的研究方向,透过双方的互动,及早找出具潜力的初创企业,像法国公司WeMaintain就是由友好机构介绍,促成了MTR Lab第一次投资于海外的初创企业。」
他引述麦肯锡的调查指出,大约有80%的初创企业进行A轮或B轮融资时都感到困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作为其科技研发试点的平台。MTR Lab就能够为这些初创企业提供这样的一个应用平台。
推出智能泊车平台 助力解決出行问题
陈定邦表示,MTR Lab在投资于初创企业时,主要围绕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涉及6大范畴,其中出行是最重要的领域,涉及3大范畴,包括(1)全球轨道交通,(2)一体化出行服务,即把不同交通连接,(3)新出行模式,至于另外3个范畴就是(4)新零售、(5)物业科技、(6)金融和数据服务。
他透露,MTR Lab积极研究如何可以解决市民的出行问题,因此旗下子公司都市通推出了智能泊车平台Jove,提供免触式无缝泊车解决方案,像汽车搜寻、泊车引导、自动化缴付泊车费用、兑换商场免费泊车服务等,一体化处理出行问题。
陈定邦指出,MTR Lab很主动去做功课,与初创企业接触时,他们不用提交任何文件,只要大家一齐饮咖啡进行互动,已能了解其科技是否属于潜在的投资范畴、能否帮助社会解决问题等。该公司的宗旨是「先试再说」,港铁拥有全球性业务,可以让初创企业把科技用于不同地区。
至于MTR Lab另一家子公司Carbon Wallet是一站式减碳奖励平台,透过鼓励用户改变日常生活的环保习惯,建构本地的环保生态圈。截至去年11月,Carbon Wallet累计已助力减少总计超过大约128万公斤的碳排放量,相等于大约5.5万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或大约4,700架次从香港出发到东京的单程航班的碳排放量。
港地产商 接受物业科技程度高
近年来物业科技发展迅猛,MTR Lab董事总经理陈定邦指出,香港发展商对于物业科技的接受程度颇高,愿意作出这方面的尝试。除了推动政策外,「大家都觉得这是必要做和需要做的事情」。
陈定邦表示,香港初创企业的深度和阔度都很大,涉及不同范畴,但在不同时期的研发热点都有分别。比如上一轮大家重点讨论区块链和NFT,这一轮就以物业科技或建筑科技为主,因为不能忽视建筑物的碳足迹。
MTR Lab早前与其他投资者合作,共同投资于法国公司WeMaintain,希望推动建筑运营管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陈定邦指出,WeMaintain是一家技术相当成熟的企业,由升降机和电梯的维护保养着手。該公司收集的实时数据可以提供解决方案,除了能够减少机械元件故障和安全事故,更可以缩短维护所需的时间和能源,促进升降机和电梯维护保养的效率,因此MTR Lab希望将有关技术带到亚洲和香港,为更多市民带来便利。
此外,MTR Lab也认购了建筑科技企业isBIM的A-1系列优先股。isBIM利用其人工智能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和数字孪生应用系统,提升建筑项目的运营效率和能源效益,使工程变得更安全。这不仅推动了建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改善了ESG汇报工作。
了解更多 :